疤面煞星

恐怖片美国1983

主演:阿尔·帕西诺,斯蒂文·鲍尔,米歇尔·菲佛,玛丽·伊丽莎白·马斯特兰托尼奥,罗伯特·劳吉亚

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

播放地址

 剧照

疤面煞星 剧照 NO.1疤面煞星 剧照 NO.2疤面煞星 剧照 NO.3疤面煞星 剧照 NO.4疤面煞星 剧照 NO.5疤面煞星 剧照 NO.6疤面煞星 剧照 NO.13疤面煞星 剧照 NO.14疤面煞星 剧照 NO.15疤面煞星 剧照 NO.16疤面煞星 剧照 NO.17疤面煞星 剧照 NO.18疤面煞星 剧照 NO.19疤面煞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4:09

详细剧情

古巴难民青年托尼(阿尔•帕西诺 Al Pacino 饰)逃难来到了美国的迈阿密,成了一个典型的天不怕、地不怕的美国街头小混混。托尼在当地的一个毒枭手下干活,因其心狠手辣、胆大心细,十分出色地帮老大完成了几件任务而迅速受到赏识,成为毒枭的第一得力助手。  然而托尼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先是从委内瑞拉的毒枭那里接下了大单子,接着将自己的眼中钉一颗颗除去,势力不断扩大。当他的老大感受到威胁时已经太晚了,托尼将老大干掉然后一统了迈阿密毒品市场的天下。  托尼得势后他的性格开始变得疑神疑鬼,对周围的人甚至至亲的家人、好兄弟都充满怀疑。疑心使他逐渐走上了不归路!

 长篇影评

 1 ) 一个人的黑暗史诗

非常出彩的黑帮电影

和《教父》系列的风格大相径庭

如果说教父是黑暗版的王子复仇记

那《疤面煞星》可说是罪恶世界的麦克白

 

但是整部电影最有趣的部分

莫过于对无数人心目中美国梦的无声反讽

汤尼蒙大拿几乎遵循了美国梦的所有必要因素

出身寒微却卓傲不群

野心勃勃且能力出众

他有胆有识高瞻远瞩

几次阶层腾跃的关键场合

甚至表现出了超越一切知识与教育的猎杀本能和独到眼光

而这

也恰恰印证了美国人最羞于出口

却也最为信奉的天才论

 

但是

这样一个沾满了鲜血与海洛因的美国梦

有房有车衣食无忧的美国主流价值观

敢于承认么?

 

不要说我的理论过于黑暗

也不要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汤尼选错了路

《当幸福来敲门》中落魄之极的父子至少还有无数留学生尚且羡慕的绿卡

汤尼却只有靠杀人

来换取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他选择了这个机会

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他完成了自己的美国之梦

The world is his!——at least for some period of time...

 

我尊重那些投身入深渊再不回头的人们

他们放弃良善的决绝与痛苦

不是我们这些在温室里生长的花草所能理解

并有足够的立场去批判的

 

当然

这不代表着我对他有丝毫的同情

做出了选择

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这是他走上这条不归路的时候

就应当明白的

 

求仁得仁

求罪得罪

求死得死

 

明白了汤尼的处境

同时深刻的了解了这个人物潜意识中的暴躁与希冀之后

你就不难理解整部电影了

这是一部开始就注定了的悲剧

 

这个来自古巴的家伙为了改变命运

放弃了自己的一切

他杀人

他犯罪

他背叛

他的狂暴是来自于这个世界对他的冷漠

他的贪婪则源自于对自己牺牲的某种补偿

他信奉成功

他不相信任何人

他像一个爆发户一样

死死地抓攫着身边的每一个铜币

但是当所谓成功降临

一切再无期待之后

他的决心与意志

也就彻底的空荡并碎裂了

而生无所待的凄凉、彷徨与暴躁

也是影片后半段的重要主题

 

他留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良善的证明

就是他的妹妹金娜

而所谓的恋妹倾向与乱伦情节

无非是美国人一向喜好依靠性问题贬低对方的下作伎俩

他不容许自己的妹妹遭到丝毫玷污

表面看来是乱伦的肉欲

深挖一点是出于一种强烈的控制欲

最深层的缘起

则是因为除去了只懂得诅咒谩骂、脸若寒霜的母亲

这个妹妹是他与这个冰冷人间的最后纽带

他将自己的全部的光明面寄托在了这个妹妹身上

他不允许自己的光明

再次被染黑

 

至于爱情

“在美国要先赚钱

你要先有权势

有了权势就有女人”

这是汤尼最为表层的价值观

也是当今社会着力掩盖

却遮挡不住的金科玉律

但是汤尼在这个问题上真的心口如一么?

可以说是

也可以说不是

说是

是因为他确实通过钱和权势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女人

说他不是

是因为他完全可以选择更好的

却从来没有背叛自己的初衷

 

他最大的痛苦实际是

尽管他费尽心机

这个吃他喝他用他花他的女人

却始终心如寒冰

从未正面看他一眼

所以他侮辱她谩骂她伤害她

他所期待的

无非是一点重视罢了

但是结果

如同大家所期待的一样

坏人

是不配得到幸福的

 

“根据我的经验,很多美好的姻缘都是建立在谎言与欺骗上,发展到最后也都是以谎言告终,不如就这样开始吧。”

在这一点上

尤里倒是开明的多

而他

在人生中的一段也终究得到了所谓的幸福与家庭

可惜

好梦难圆

好景不长

最终背叛他的

也是这个他深深爱着的女人

 

表里映衬乎?

殊途同归乎?

 

至于兄弟与事业

男人的经典话题

你可以从任何一部从一流到三流的媒体杂志网站找到相应的解答

千篇一律陈词滥调

没什么好说的

 

一句话总结

这并不是一部黑帮浮世绘

而是一个独自走向地狱罪人的

黑暗史诗

 2 ) 快给坏人让路——糙评《疤面煞星》

1983年翻拍的《疤面煞星》从头酷到尾,结尾最酷。

手举M16A1把自家卧室大门轰开,托尼·蒙塔纳(阿尔帕西诺饰)单挑奉老大之命来围攻他的小哈喽。

劈里啪啦一顿狂轰,小哈喽应声扑街。烟雾里,托尼身中数不清多少枪,还大声咆哮:“你们搞不死我!”

然后“嘭”的一声,他就被背后的一个长得像终结者的黑墨镜一枪崩下了楼梯,面朝下趴在泳池里。红色的血淌出来,黑墨镜走下楼梯,黑底红色字幕升起,背景音乐逐渐清晰。

漫画式的人,一定得搭配一个漫画式的结局。不是每个人都配得上这样的结局:临死前还端着枪,爆着粗,叫嚣着世界属于自己。

拿枪扫射别人以及被别人扫射死,一如完整的人生。这样的一生充斥着痛和快,充斥着爱和恨,充斥着判断,可是没有检省,也没有自我解释——托尼的信条或许是,反思会剪断自己的直觉……也或许托尼并没有信条。

我和爸爸一起看完了这部将近3个小时的电影,之后我问我爸:你有什么感觉?我爸若有所思,答不知道。其实我又何尝不是?《疤面煞星》,这部史努比声称自己“每每感到迷茫就要看一遍”电影,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又想告诉我什么?

一个你“应该看出点什么来”的电影,结果你却什么也没看出来,令人感到尴尬。就像坐了一次过山车,刺激、神魂颠倒,但回甘也许只残存在你晕晕乎乎的那一小段时间里。噢,不好意思,我晕了。

《疤面煞星》里面有很多说道。

反对种族主义者会抗议“哎你看那个布莱恩又拍了一个激进的站队电影,不然他们怎么把托尼从一个意大利人安排成了个古巴乡巴佬?”

(个人见解,Why so serious?单纯看个热闹不好吗?有时候,作为观众,你越是抱有一个电影里含有种族倾向的期待,你就越能从中得出结论。有否想过一种可能,即我们对种族主义的激烈反应,极有可能恰恰源于自己冥顽不化的幻想?)

声援女权的那帮人开始絮絮叨叨“还是女人聪明,虽然窝囊,可是米歇尔菲佛毕竟优雅地活到了最后,可那群大老爷们儿呢?被捅死、被枪打死,居然还有被链锯锯死的……”

(个人见解二,不是针对谁,女权主义者看什么都能看成是女权主义。)

还有看热闹的,包括我自己在内,想得更多。看到最后一幕托尼落水而死,我居然想起了同样被枪杀在泳池边的盖茨比。

同样死在繁盛凋零时,死在权势之下,梦想的曙光邪魅地照耀下来。不知他俩死时是不是还在笑着——了不起的博伊·盖茨比,脸上挂着粘稠的微笑,终究被现实打败,但报之以柔懦的宽容;托尼·蒙塔纳,气焰一如既往地嚣张。他得势时竖起的雕像上面写着“世界属于你”,他落水时,那几个字还在卜零卜零。作为一个坏人,他想要大干一场,结果自己被更坏的人大干了一场。

这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没经过资本主义肥厚沃土培育过的乡下土豪永远没有翻身之日。就算有,也持续不了多久。

托尼,有钱,毒资多到银行都洗不过来;有胆,即将被电锯锯死还叫对方去自己搞自己;有谋……基本没有。托尼性格中没有中庸的地方,非此即彼,看似很有判断,这就造成了在明眼的观众心中都有这样的碎碎念,这个愣头青,笑不到最后,迟早得翻船。

美国某电影杂志曾经有过一项调查:你认为谁是电影史上最大的混蛋?结果托尼蒙塔纳以绝对优势当选。我认为这是个玩笑,除非“混蛋”这个词也被冠以了某种嘲讽智障人士般的恶意。

托尼逃难来到美国迈阿密,从反抗卡斯特罗的政治难民成功转型令人闻风丧胆的毒枭,野心一点点膨胀,最后干掉老大一举上位。衣食无忧之后,他开始怀疑各种人,变得更加暴戾、更加骂骂咧咧,这时候没有脑子的托尼才开始面临真正的难题。

譬如怎么花钱。在客厅里挖个大水池,躺在里面洗泡泡浴,看上去更像是躺在一大摊抓不着的寂寞里。

譬如怎么讨老婆欢心。他想让老婆给他生个娃,可老婆一言不合就离家出走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譬如怎样对妹妹更好。结果一次毒瘾发作不小心一枪崩了妹妹的丈夫兼自己唯一的好朋友。

这让人说什么好。

托尼有个原型,是1930年代在美国声名远扬的意大利黑帮头目阿尔·卡彭,人送外号“芝加哥王”。卡彭统治下的黑手党徒风衣下藏着冲锋枪,火拼时用手榴弹开路。他曾经用三句箴言劝诫后人:“重机枪比冲锋枪好使”“要定时向联邦政府交税”“做爱要戴安全套”。卡彭名噪一时,定然有其过人之处,比被无情漫画化的托尼聪明得多,从上述即可见一斑。

他有能够帮助他成功的力量,却无法真正驾驭这种力量。他用这股偏执的力量获得了一切又转手失去,破坏了所到之处的一切。谁都看得出他是个坏人,但却不够坏。他的暴虐展现在自己心里的意念,而这种暴虐的破坏力却因为原则的存在而荡然无存。

对于一个认为自己是坏人的人来说,可悲之处莫不在于拥有非黑即白的判断以及哪怕分毫的良知。也就像你那幼稚的价值观,善恶只居其一,所以要么你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做个好人;要么干脆坏到不能再坏。知道坏人的基本职业素养吗?你居然因为敌人的车里有两个孩子就放弃了引燃炸药?

你本应与邪恶为友,可作为一个坏人,你竟然忌惮邪恶?在坏人的阵营里,这种人你不死谁死?你是坏人里可怜的失败者。不知道为何,这很容易让人想起一首歌《It's Sad Cause the Bad Guy Always Die》。这看上去像是一种不符合道义的悲怆,可是托尼,我确实为你这个混蛋感到难过。

电影中,有一组镜头剪接得那样引人入胜。托尼的朋友载着他的妹妹逃离灾难现场,他自己一个人坐在夜店阑珊的灯下,无端落寞,似有所想,并未预料到即将卷入一场血雨腥风。两个场景不断切换,有人在天堂痛苦着,有人却徜徉在地狱里。托尼的脸被炫彩的镜面折射出多个侧面,被肆无忌惮地观察着,他处于危机中,却像漂泊在海上,似乎很享受这种被动的局面。全知的力量俯瞰着他的一切。

背景音乐悠扬得令人绵软,可也矛盾般地像沉闷、永不停歇的撞击。喧闹之中,所有在场的人却睡得很沉,他们真实的自己沉睡了,虚假的气味在徐徐升腾。

托尼叼着雪茄,坐姿像个教父。吸毒之后飘飘欲仙,他的真我却在那时异常鲜明清晰。

在另一个接近结尾的场景中,他喝多了酒,步履踉跄,面色凶狠却毫无攻击性。他对着餐厅里众多衣着典雅的绅士贵妇,发表了一段动人的讲话:

你们全是混蛋。知道为什么吗?你们没胆量做自己想做的事。你们都是掩饰的高手……

你们需要像我这样的人。这样你们才可以指指点点的说“那是个坏人”……所以你们是什么?好人?你们才不是好人!

我没有你们的问题。我永远说真话,我连说谎的时候都说真话!

这听上去并不像个坏人说的话,反而像个人到中年的失败男人,站在镜子前拼命地吸气,想要收起自己的啤酒肚、想要对着不会说话的镜子证明什么自己一直秉持的卑微信念。

他被酒店保安连搀扶带驱赶出去时,像挤出鬼脸吓唬小孩子一样,醉醺醺地说:

跟坏人说晚安吧!这是你们最后一次看到这样的坏人,我告诉你。快,快给坏人让路!坏人来了,最好别挡他的路……

原文链接://mp.weixin.qq.com/s/ViWrUU3FO9ZHpSVzVBDqIA

~~~~~~欢迎关注冯毛毛本毛的微信小号随处着陆~~~~~~

随处着陆

 3 ) 糟糕至极!

每每看过佳片都会暗爽很久,从来没写过评论。这部黑帮电影的主人公设定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滚蛋,没有一丝一毫可爱之处。可能出于纯写实的缘故?你拿他来做什么,作为警醒与宣扬?看上去就是一部纪录片,垃圾人的纪录片?至于艺术表现上,完全没有美感,粗鄙的起伏对比,躁耳的音效,刺眼的配色。天,评分居然8分多,是不是只看了演员表就来评分了?

 4 ) 雁过不留痕

托尼是一个从迈阿密贫民窟中崛起的毒品大亨,一生赚钱无数也花钱无数。他居住在气势恢宏的大理石豪宅中,人人畏惧的大人物,但他的生活并不惬意,因为心态的失衡,不断排除异己,总是对周边人疑神疑鬼。为了达到权利的巅峰状态,不断泯灭自己的人性。结果就是,那个城堡般的豪宅到处都有高高的围栏、看门狗、保镖、以及先进的监视系统。

豪宅的建筑风格和室内装潢都很俗气、毫无品味。室内有很多古典雕像的赝品,比如“断臂的维纳斯”等。大理石直通天花板,窗帘如瀑布般垂下。当托尼谈生意的时,他总是坐在一把椅背很高的椅子上。镜头给这把椅子的意图是让观众知道,托尼想拥有国王般居高临下的感觉。

在洗澡中的戏中,重点展现了托尼的浴室,那个浴室有一个棒球场那么大单单浴缸就有网球场那么大。他正在冲着他忠实的朋友咆哮,并羞辱他那个冷若冰霜的妻子。整个场面的主色调是金色,它在提醒观众,托尼是如何变成一个暴君的。浴室中的一切事物—墙体、柱子、家具,甚至陶瓷的小天使,都在灯光的映托下散发出金色的微光。金色意味财富,意味着腐败,同时也意味着灵魂的迷失,一个豪宅主人的自我膨胀,体现他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整个周围的环境衬托了他的身份特点。

他干劲了坏事,但是影片中他的热血好战无所畏惧的劲头是那么鲜明,让看过的人热血沸腾。最嚣张的混蛋,他一生狂妄不羁,最后却死在了乱枪之下,身中数弹的托尼疯狂地叫嚣自己是打不死的,可惜他最终被历史洪流所淹没,真是无尽的讽刺。

 5 ) 自己乱侃的一些印象。。。

第一点 看第一次的时候的确没有注意到,原来电影的原声那么好听。迪斯科的曲风,80年代的轻快感觉及早期的电音都让听者感到很舒畅。而谁又能想到这样的原声来自于一个底调十分严肃,血腥,暴力,色情(咦咦咦~)的黑帮电影。并且二者还配合的相当不错。不得不说,导演的调度确实与音乐水乳交融,形成了电影独特的风格,造就了经典。

也曾经关注过这个配乐大师,的确他的作品都挺好的,但是结合着画面来听,确实代入感更强,而且也更有趣味。这部里音乐和电影桥段的配合比他的成名作午夜快车要好多了。

第二点 帕尔马真的是个奇怪的导演。我也对他又爱又恨一方面不得不承认它的长镜头调度以及各种悬疑的设置都十分让人耳目一新,有一些甚至可以堪称神来之笔。(开头的审问戏,电锯黑吃黑与外部环境的对比长镜头,托尼被刺杀的剧情)一方面,大哥,都八十年代了,你还剪的这么的,的,硬核,把场景转换弄得这么的老派真的大丈夫?一度认为场景转换把这部电影的质量拖了不少。(我之前也吐槽过)

第三点 摄影很棒,难民营,酒吧的打光值得一看。剧本也不错,除去奥利弗斯通惯有的配角简单和有些强行拉节奏不谈,台词十分值得细看,前后剧情照应所塑造出来的宿命感很强,顺便还很愤青的把美国政府,社会主义,司法系统黑了个遍,即使这些只是在背景里的小反应,但也不错了。 大家可以仔仔细细的看前面托尼与母亲的戏,以及所有和弗兰克的戏,就会发现好多好多可以细细品味的细节。

第四点 帕西诺演得的确很棒,把角色塑造的有血有肉。先不说口音,爆发力这些老生常谈的东西,有些剧本中体现不出来的东西,比如对牺牲朋友的感情,对母亲和家庭的愧疚,都可以在他的表演中看出来。(不知道怎么说,太会捕捉了?这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啊。) 最后说一下片尾枪战,贼爽贼爽贼爽贼爽贼爽!!!八十年代最厉害的枪战戏之一!

 6 ) 你从哪儿来,就到哪儿去


当汤尼在监狱里满是火与血里用那一条命换回自己的绿卡和自由时,也许就注定了最后的他会在火与血里结束。
那时的汤尼年轻野心坚韧,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知道注定要大干一笔,他在夜总会对面那家小店打工洗碗时,大骂:老子TMD是来美国干苦力的么!!
那时的他不甘屈居人下,于是呛声胆大,去接任务杀人,为的只是摆脱那一家蜗居似的小店,为的是能够到夜总会里穿五百块的衣服。
那时的他对自己的目标定位得很明确,要成为大佬的得力干将,要大干一笔,所以那时他对待大佬手下的小弟根本不放在眼里,原因就是你TMD算什么东西,只有大佬才能跟我这样讲话,你还真以为我会因为五百几千块去卖命?老子卖命的代价,你TMD还付不起。
所以他得手后并没有咋咋呼呼的去要钱,而是要见大佬,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目标,他要的绝对不是这一笔笔不起眼的小钱。
在见大佬时汤尼表现得很自如,当几个人在沙发上坐下时,汤尼的姿势并没有拘束,而是像大佬一样放得开,因为他知道,想要站到什么位置,就必须要有什么气势。要是做一般的普通小喽啰只不过点头哈腰拍马做任务得小钱大感谢,最后在火线上充当炮灰,而汤尼,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做大佬的得力助手,我为你拼命,忠于你,你必须给我想要的。这是一笔交易,而不是一次乞求,你拒绝我,那就是你的损失,是你的眼光有问题。
而大佬当然不会放过这样有野心,有胆识的人,这样的人,得其助力将会如虎添翼,但是,前提是那个人不会成为真正的老虎。
但汤尼却是。汤尼在见大佬之前想要的目的不过是充当大佬手下吆三喝四春风得意有大把钱能上夜总会的得力干将,但是在见到大佬后,汤尼的野心就不止于这了,他想要当的是大佬。因为那时的他,看到了一个穿着绿绸丝裙有着魔鬼身材从电梯上下来的金发女人。
那个女人,是大佬的女人,他想要得到那个女人,所以,他的野心又一次膨胀。
赞美,挑逗,被拒绝。她说,请你搞清楚,我不会和小喽啰混在一起。
他却笑,我知道有一天你会和我在一起。现在我不是,谁说以后不是呢?
美丽的女人是危险的动物,她们会撩拨男人的性,欲望与野心。而这些得到必经的争夺,往往充满着血腥与杀戮。
所以汤尼又一次膨胀,在与索萨的见面已然成为了一个谈判的大佬,态度直接,谈价还价,因为那时候的他想要做的,就是一个大佬。
与索萨的见面很直接的推进了汤尼成功的步伐,于是汤尼贩卖毒品暴富起家,但是很明显的,那时候的他想要成为大佬,但是却并没有打算背叛罗培斯,即便他所有的一切都以艾薇娜为标准,不停的朝着既定目标前进,他还是没有打算要动罗培斯。
罗培斯的错误就在于明明告诉汤尼人的欲望是不可估量的,但是他自己却没有防备汤尼欲望与野心的膨胀。当他意识到的时候,他要动手了,很可惜,当时的老虎已经养成放出,是不可能那么简单再一次收回驯服的。
于是艾薇娜成了汤尼的。其实汤尼对艾维娜的欲望算是质朴又真诚的,他一切的标准是艾薇娜,这样诚挚又热烈的进攻其实很容易打动女人的心,何况这个男人有着不同一般的对于成功的行动力。当他对艾薇娜说替我生个小孩吧,突然觉得这个男人真的爱上了这个女人。不是一时间的性渴望,也不是一种禁忌的冒险,更不是一个标识的炫耀,他那时对这个女人的所有欲望,只不过是和这个女人在一起,然后生小孩。
这也其实就是汤尼的终极目标,其实那个时候的他的最终计划不是要当一个怎样怎样的大佬,而是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妹妹有个好归宿,母亲能够重新接受自己,而自己与心爱的女人结婚,生个小孩。
看起来多么简单的目标,但是汤尼终极一生也没能如愿。
艾薇娜看起来性感高冷,就算是罗培斯的死也没有在她脸上看到一丝震惊,而是很冷静的从染着血的丝绸被里起身,从容不迫的收拾着自己的东西。
在那个晚上,汤尼就好像得到了整个世界。
于是,膨胀,极度的膨胀。
一袋一袋的美元,一次一次的开业剪彩,暴发户的结婚典礼,汤尼从一个屌丝小混混变成了暴发户的大佬。
但是就这样膨胀扩张下,汤尼渐渐发现了自己的不如意,但是那个时候,一切风调雨顺的时候,这些不如意是可以巧妙的遮掩起来的。
但是即便如此,他的不可相信与空虚越来越得不得满足。
艾薇娜是个瘾君子,性冷感不行房事,汤尼发现自己所爱的女人只不过是个漂亮的装饰品,所谓的家庭生活只不过是个空壳,所以他越来越多的抱怨叫骂,因为他觉得艾薇娜欠他的,所有的计划全部落空,他不得不泄愤咒骂以求维持。而艾薇娜也觉得汤尼不像从前的那个他,在家里喋喋不休的说着钱,钱,钱……粗俗而不会享受生活。
是啊,你享受着呢,老子TMD拼了命赚钱就是给你这样享受生活的,难道老子辛辛苦苦就连几句抱怨的话都不能讲了?汤尼越来越像个怨妇。
就在这样的档上,不信任的他陷入了警察的陷阱里。一件棘手的事。而这个时候,索萨那边也惹上了麻烦。
很奇怪的合作,也觉得一次有些可笑的暗杀。
在车底装炸弹的确可以,但是汤尼手下有着那么多的小弟为什么不从里面挑选一两个想要立功的用干脆利落的方式去解决?
可能是电影必须有个结局与交代,所以就这样吧,汤尼走上了终结
自己的道路。其实那个时候汤尼已经空虚到顶点了,他说,what we gona do? drinking? eating? fucking? sleeping?
而艾薇娜也说,我们现在是什么?胜利者?不,我们只是失败者。
的确是,汤尼抱怨艾薇娜不能够给予他的家庭生活正是他自己也无法给予艾薇娜的。
他不可能开车送小孩上学,不可能给小孩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所以,他们彼此彼此,谁都不能抱怨谁,因为,所有的一切,是他们共同亲手毁掉的。
汤尼那时不够坏,所以错失了机会。好吧机会错失不能装炸弹了,那么是不是可以选择别的(又忍不住吐槽了)?
反正就是电影就是快结束了。而汤尼心里唯一美好的净土也被他用双手染上鲜血。金娜不可能再原谅他,他毁了金娜的一切,原来想要倾尽全力保护的,最后还是被自己亲手毁掉。所以,本来就空虚寂寞冷的汤尼更是无所谓了,他那时候才发现自己原来还爱着艾薇娜,好吧,艾薇娜走了,很个性,也证明着汤尼作为丈夫与他们的婚姻实在真的差劲。
大佬的死,尤其这个大佬正是电影里的主角时,尤其壮烈。
在海洛因里颓废的他拿起枪就不肯倒下,但是不可能,如果他再不倒下,那么他的空虚何时才是个头呢?汤尼孟大纳沉入水底,染红了水面,上面有着世界属于你的字样。属于你,你是谁呢?
又有谁会揭开下一个答案?

 短评

当时看的时候,深深被阿帕那种自我毁灭的气场震撼,黑帮混,太冲动不行啊,情商要高。

9分钟前
  • 思考的猫
  • 推荐

我们所嘲笑他的便是他所嘲笑我们的

10分钟前
  • 爆爆
  • 还行

米雪尔·菲弗——一个背影的惊艳出场。真是华美真是华美真是华美。

12分钟前
  • 逍遥兽
  • 还行

主角是从古巴逃到美国的流氓无产,企图在这片新大陆大施拳脚只可惜被资本和自己的野心生吞活剥——对嘛,编剧是斯通,怎么可能没有政治诉求,但导演是德帕尔玛啊!可惜他俩好像没商量好,这个设定拍着拍着就被白白扔掉了似的。好在德帕尔玛真是浮夸的天才,最后一场戏咆哮帝的惊天演出完全值回票价

1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im tony im the best...tatatatatatata...

18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世界到最后谁也不属于,道上没人靠得住,变成偏执狂也没用。那时候的Al和米歇尔菲弗都很美,当初我还不明白为什么要找她演纯真年代,后来明白了,只是那时候,已经不是她的黄金时代。为什么Al活像那个人物,他到底是演员还是黑帮?

21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阿尔·帕西诺的光芒强烈到整部电影只剩下他,看的时候只注意到他,看完之后只记得他。这就是天才。

23分钟前
  • 不流ᝰ
  • 推荐

黑帮史的社会意义就是借老大们的辉煌发家史和最后落寞的结尾来深刻的揭示:出来混的迟早要还的。阿尔帕西诺轰出了全片精华。8.4

25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帕尔玛的翻拍无疑是极为成功的,超越了原作并使之无人问津,阳光明媚的迈阿密代替了洛杉矶,剧情完成度更高,华丽却真实的幻灭,史诗感的暴力与癫狂。侠盗猎车的原型。结尾有“物极必反”的意味,托尼蒙大拿的确有一点偏执,然而却改变不了这世界无人值得信任的事实。这世界本来就不属于你

29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我买了一条封面小毛毯:)

32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完美黑帮片,帅极了本来还想提一下米歇尔菲佛年轻时候美得很,可还是不能跟帕西诺比阿

37分钟前
  • 胡子大王
  • 力荐

和《教父》《好家伙》差了不止一两个档次...奥利弗.斯通果然从小就是个愤青,愤了一辈子除了过过嘴瘾还干嘛了...想讽刺资本主义、消费主义又静不下心,人物简直不能再扁平了,从一开始就TM是个asshole,之后再怎么折腾也没法儿引起人同情共鸣~

42分钟前
  • Laplace Demon
  • 还行

布莱恩·德·帕尔玛代表作,经典黑帮片。1.帕西诺的癫狂演技,将狂妄偏执敏感野心勃勃心狠手辣的毒贩演得神乎其神;2.剧情稍单薄,美国梦的破灭,上流生活浮华背后的空虚;3.豪宅泡泡浴,孤独尽显;4.世界是你的;5.虚伪如你,方需Bad guy;6.结尾的疯狂扫射-Say hello to my little friend.(8.5/10)

4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你们掩饰、撒谎,而这些在我身上没有。

46分钟前
  • 裂口饺
  • 力荐

【20年1月重看】执着于影像的德·帕尔玛和永远政治的斯通拧巴在一起强摘的瓜,感觉了拍成了个妹控不得好死的段子电影,每一部分都只得靠着帕西诺癫狂的表演勉力支撑,推进完全靠吼,倒是也影响了不少后世特别肤浅的黑帮片;但恶棍最终因自己的良知而死,还是挺Noir的。

4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QTN:严格意义上帕西诺饰演过两个黑帮老大,迈克柯里昂和托尼蒙塔纳,前者是意大利家族价值观的守护者,后者则是在金钱至上的80年代成功突围的投机者。前一种价值观在时代的变迁中分崩离析,后一种价值观则因为自身的肤浅盲目最终走向虚无;对两种价值的一意孤行,让两个人物同样变成了独守城堡的偏执

52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

阿尔·帕西诺的嚣张演出~~

54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1.限定欲望。真是十分要紧之事。否则无止无尽,死在路上到不了终点。2.好好的钱。为什么会被用成这样?3.看到一半觉得像香港老片。黑帮。枪战。越到后面力量才越强大起来。觉得真切。

59分钟前
  • 鸳鸯
  • 推荐

“the world is yours”这类黑帮片也应该缩减到90分钟左右才是正道。既简单又模式化的剧情浪费了阿尔·帕西诺的好演技,戏份过多便导致不管看的途中还是看过后,你只记得他;而减少戏份那么此片则不值一看。★★★

1小时前
  • Q。
  • 还行

感觉这套路还蛮经典的……原版是芝加哥的意大利移民,今版是迈阿密的古巴移民,下一版是洛杉矶的墨西哥移民,你够了

1小时前
  • 离净语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