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者 2000

战争片其他2000

主演:梅尔·吉布森,希斯·莱杰,乔莉·理查德森,詹森·艾萨克,克里斯·库珀,丽莎·布瑞纳,汤姆·威尔金森

导演:罗兰·艾默里奇

播放地址

 剧照

爱国者 2000 剧照 NO.1爱国者 2000 剧照 NO.2爱国者 2000 剧照 NO.3爱国者 2000 剧照 NO.4爱国者 2000 剧照 NO.5爱国者 2000 剧照 NO.6爱国者 2000 剧照 NO.13爱国者 2000 剧照 NO.14爱国者 2000 剧照 NO.15爱国者 2000 剧照 NO.16爱国者 2000 剧照 NO.17爱国者 2000 剧照 NO.18爱国者 2000 剧照 NO.19爱国者 200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5 12:09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本杰明(梅尔?吉布森 Mel Gibson 饰)是法国裔美国人,他曾参加过法国人与印第安人的战争,身经百战。残酷的战争令他失去了心爱的妻子,他发誓要永远远离战争。   所以当英国殖民者将战争烧到本杰明的家园时,他首先选择的不是奋起反抗,而是躲避。当他看到他的大儿子参加了当地组织的爱国者军队时,也没有跟着挺身而出。   但是,当他的大儿子被敌军俘虏,小儿子挺身去救哥哥而被打死时,本杰明再也按捺不住了。他这时才清楚意识到,只有反抗才能解救家园于水火。

 长篇影评

 1 ) 先辈

虽然难以避免的渲染了美国人民如何英勇抵抗英国殖民者获得自由,建立自己的新世界的壮举,但是这部电影还是感动了我的。本着看Heath的初衷,没想到主角是梅尔*吉布森,我不大喜欢这个老头子。昨天才看完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他号召美国公民铭记先辈们建国时的理念,不要忘却美国讲国的核心就是自由,今天再看这个片子觉得颇有感触。人们都是善忘的,中国政府是不是也有点忘记了建国的初衷呢?把土地还给农民,农民还是没有过上好日子。
恩,政治的问题我不懂,我把这样的建国思想看做一种梦想,不愿意看到梦想被磨灭的样子。
三父子一起打敌人的那一场不错。
同时影片教给我们,不要锋芒太露。

 2 ) 论真正的爱国者

真正的爱国者
过着凡人的生活
甚至更加宁静安逸

真正的爱国者
不会热衷谈论对抗与战争
因为他深知每一次争斗都会为国家带来伤口

真正的爱国者
不轻易扣下手中的扳机
因为他知道和平也许能留住爱
哪怕面前的敌人也是另一些人的挚爱

真正的爱国者
不会第一个对同胞大声高呼
他的威慑却会令每一个敌人都生出敬意

真正的爱国者
一定像凡人一样生活
因为他有儿有女有朋友
因为他的一切都在这片他热爱的土地上
一切的爱...

真正的爱国者
他的形式也许是暴力
但内核一定是爱
包容更多的爱...

所以当国家危险的警钟敲响的时候
他才会拿出战斧背上钢枪
受鼓动的爱国不是爱国
只有为爱而战的信念才更持久
也只有为保护所爱而释放的力量才更强大
也许凡人的爱国往往迟到
但一定更深刻

当战争结束
他依旧是个凡人
回到他的土地
不需要赞美
甚至不要人们的记忆
因为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为爱而战
才更值得

只是时时会凝望远方
因为那里埋葬着战死的儿子
而他身上还盖着那美丽的国旗...


 3 ) 为爱而战

妻子过世,有着7个孩子的Benjamin Martin,曾经的战斗英雄因此而反对战争,然而大儿子佳百列正如朋友所说“很像年轻时的你”,坚持要去参军。他说:“等你成家以后,你就明白了。”可是年少气盛的儿子怎么可能明白。终究是父亲哪,在二儿子被英国人无辜杀害后,他开始与佳百列组织民兵,并肩作战。在佳百列结婚的那天,他与暧昧许久善良美丽的小姨子拥抱亲吻了。呵呵,其实我当时在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好像小姨子总是很容易喜欢上自己姐夫的样子呢,很多电视里似乎都有这样的情节呢。

其中的战争情节总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勇敢的心》里的William,梅尔吉布森还是很帅气的呢。尤其是这里面他做摇椅的那段,好可爱的男人啊,后来在英国将军那里见到一把很好的摇椅也很认真地观察一番甚至坐上去试试感觉,像个孩子一样,呵呵。很喜欢里头的那个黑人民兵,淳朴善良,刚开始还有些同情他毕竟是作为奴隶而不得不参加的。慢慢地倒对他越发尊敬与喜爱起来,就像后来同列的人所说“现在已经12个月了,你自由了。你愿留下来我很荣幸,真的很荣幸。”

整部片子让我最感动的地方倒不在最后虽然它也非常壮怀激烈,而是前面佳百列在教堂征集民兵的那段。男人们拍拍自家女人的手,一个个站了起来,父子,兄弟,从此便相扶战场以性命直面,那样的辰光与家中的嬉笑怒骂,该是天壤之别吧。当牧师也拿起枪,说道:“牧羊人要保护他的单群,有时要赶走野狼”,那种为了守护的不顾一切,勇敢的让我也兴奋起来。

 4 ) 自由和平等先从自己开始

    爱国者是本世纪初的电影了,第一次是在中央六台的佳片有约看的,那时候只觉得场面精彩,仗打得忒好看,甚至有些情节都还不清楚。今天再看一次,发现着片子远不止“场面经常”这么简单。

    梅尔吉普森通过《勇敢的心》和这部《爱国者》树立了他的硬汉形象,以至于他在一部很柔的片子《what women want》中扮演不懂女人的角色比诸如Jude Law or Hugh Grant更有幽默气氛。

    说回片子本身。

    整部片子的主线是主角的精神转变。从一个family protecter 变成一名“爱国者”。刚开始的Martin并不想卷入战争,可房子被烧,儿子惨死,让他意识到自己保护家庭的责任。于是这位参加过对法战争的父亲也参加了军队,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还有家。再后来儿子也死去了,Mratin几乎对这场战争绝望,可是当看到儿子留下的布袋里面的美国星条旗,他似乎是决定完成儿子未完成的梦想,此时的Martin我觉得还不能算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之后再与英军的决战中,Martin面对拯救溃退的美军和为子报仇之间的艰难选择,完成了成为一“爱国者”的蜕变。

    不管是爱国还是爱家,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要求这个人具有一种牺牲精神,国家要无偿征税,家庭成员要承担起保护家庭的义务。甚至国家会有很多要求你为之牺牲的时候,比如堵抢眼的黄继光,炸碉堡的董存瑞。但在爱国之前先有的感情是,爱家。甚至再在爱家之前的感情是,爱自己。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说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潘晓讨论”开启了一道中国人从被教育要先爱国到发现是不是该先爱自己的大门。我想,爱自己并不是自私,更应该说是郑重对待自己的生命。中国人有没有个人主义精神?我想大概是没有的吧。就像南宋末年抗元失败,陆秀夫报小皇帝跳海,或者更早的齐国田横一人自杀,五百壮士随之自刎。人死不能复生,西方的上帝都反对自杀。任何一个有浓厚个人主义色彩的民族都不会有这种事发生。但我们不是。我们是一个不知从什么时候就开始被教育,要为国献身的民族。所以主流言论会认为代表国家维和而死去的人是英雄,为了养家糊口挣钱被脚手架砸死的人不是英雄。

    爱国并不是一件坏事,可怕的是当爱国成为一种主义,然后就像个人主义一样,有了此主义,别的统统都是错误,要批判,打到的!难道这些情感就一定不能并存么?

 

    《爱国者》有一段很有意思的照应。

    开头Martin花了很大力气坐了一把摇椅,当他小心翼翼的坐上去的时候,椅子塌了,他颇为挫败的把椅子砸到一边,镜头远处的角落还有很多把废弃的椅子,看来都是他实验后的失败品。后来Martin去英军阵营中谈判,在主帅的屋里发现一把类似的椅子,Martin又一次小心的坐上去,椅子没塌,于是他赶紧下来研究这把椅子的构造。但英军主帅进来时,Martin脸上露出了小孩被发现私藏的玩具时那种天真的表情。在这部充满血腥与杀戮的片子中,让人看到了人与人之间和睦的一面。这或许也是导演企图表达的一点点反战思想。

 

    自由和平等是美帝国主义历来标榜的精神,比如华盛顿关于奴隶参加满12个月的战争就能获得自由的法令,比如Martin儿子告诉黑奴,我们打仗是为了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比如黑人在获得自由身后以自由人身份参加最后的决战,比如白人开始对黑奴不识字的嘲笑,到最后对他说,能和你一起战斗是我的荣耀。

    我的感受是,自由和平等也是先从自己开始的。黑人对自身自由身份的认可,还有傲慢的白人嘲笑华盛顿的政令,都从正反面说明了自由先是自我解放,平等也先是对自身认知的不高不低。空说,是无意义的。

 5 ) DL

英国人在新大陆上留下了什麽:伟大的民族,强大的国家,以及曾经真实的精神乐园.
当过去的道德法官蜕变为世界警察时,当美国人逐渐学会现实政治时,是谁的悲哀呢?自由女神已不在是全体人类的追求.那个英雄的年代,如同古希腊城邦一样,只存在于浩瀚的历史中了.英国人让美国人沿着它的思路走下去.呵,再见吧,往昔的灯塔.你和我们一样了.

 6 ) 这部电影在我脑中留下了最深刻的画面!susan

关于这部电影我不想多说了,但对这部电影特殊的感情却是因为mel饰演的Benjamin Martin的小女儿susan! 如果看过这部电影,一定不会忘记那一段:benjamin离开家的时候小女儿susan还不会讲话,等他回来susan的阿姨说susan已经会说很多话了,但每次benjiamin陪着susuan她都默默不语,ben希望susan给他说一个字的愿望都未能如愿,心里很难受!当ben又一次要离开家踏上战场上的时候,镜头对准了susan,小susan的表情开始变化,慢慢的开始要哭泣,然后几乎崩溃的跑过去说“ Papa, don't go! I'll say anything. I'll say anything you want. Tell me what you want me to say. I'll say anything. I promise, Papa. Please don't go. ” 每次看到这个时候,我都会不可思议的流泪!也因此让我永远的记住了这短短几秒钟的画面!

 短评

美国独立战争,我还挺感动的。。。老美真的比我们更会展现他们的民族血泪史~~~

4分钟前
  • 另一尾鱼
  • 力荐

不管故事本身和历史是否契合,但我明白它传递的一个讯息:战争一旦开始,谁都无法置身事外。本失去了两个儿子,一个儿媳妇,儿媳妇一家被关在教堂里活活烧死,昨天还是言笑晏晏的人,今天却已经天人永隔,这就是战争。短短的一天之内,什么都可能发生。本,为了一把摇椅发脾气的男人,先爱家,后爱国。

6分钟前
  • 灼灼裴质
  • 力荐

太傻逼了,越往后越傻逼。美国主旋律电影。

11分钟前
  • 沈涵
  • 较差

好像大家更推崇勇敢的心,而我认为这一部才是最好的。

13分钟前
  • sandy
  • 力荐

美国人从来不戏说自己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这部美国式主旋律影片拍得大气磅礴,有情有义有血有泪。另外必须要提,配乐太棒了。

16分钟前
  • 半日光辉
  • 推荐

战争拍的很美,一看到那好几十帧一秒的摄影机拍出来的画面,我就忍不住想自己试试。 主角可谓是为梅尔吉布森量身定做的,很难想象哈里森福特接这部戏会怎样。

19分钟前
  • qckf2001
  • 推荐

全能农民。参考影片《勇敢的心》

23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推荐

相比电影梅尔·吉布森的豪情,我更喜欢里面的小幽默。

24分钟前
  • 大智若鱼
  • 力荐

俊美少年希斯萊傑。Our children will learn of it with their own eyes,and the innocent will die with the rest of us。

27分钟前
  • TOWNE
  • 推荐

意外觉得很好看。战争背景下对于家园对美国的守护以及对小儿子的“承诺”,女儿Susan的情感,Mel Gibson在英雄和父亲之间的角色把握得特别恰当。年轻时候的Heath Ledger笑起来真好看,Jason Issacs饰演的Col.William更是加分。就是老感觉电影可以更加紧凑一点,有些地方太散漫。

32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重现了那段历史画面 挺美的 我觉得这类电影的火烧场面好浪费啊

36分钟前
  • 躺着看蓝天
  • 力荐

一直忘记把这一部补充上来,如何能忘记这一部啊,everything begins here, everything is from Jason. 当然还有Tom Wilkinson.

41分钟前
  • 你好花束爷爷
  • 力荐

越来越爱Heath Ledger,真的很可惜

46分钟前
  • 杰克的夹克
  • 力荐

镜头美,细节感人:教堂征兵时候缓缓起来的人们,小女儿久不说话在父亲离开那一刻的大哭,在军队即将溃败时候星条旗的挥舞。

48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打架最后还是得靠农民,真是太主旋律了!

49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又是一出被逼上梁山揭竿而起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诞生,与《勇敢的心》如出一辙,但在立意和情节上差一些,不过还好有美不胜收的风光和摄影喂饱眼睛。个人英雄主义题材长兴不衰,或许是因为每个人或多或少在潜意识里都有“超我”的欲望,渴望完善完美,希望自我高大全,憧憬拿根杠杆撬动地球的人是自己。

51分钟前
  • i-Will
  • 推荐

看得我热血沸腾!!!《爱国者》(独立战争)?(西部拓展)《冷山》(南北战争)《燃情岁月》(一战)通过这些史诗性的影片,美国的历史被重构出来……

55分钟前
  • 殊異
  • 力荐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Heath Ledger参演的电影,之后等我想要看全他演过的电影时,他就成全我了。What would you do if they destroyed your home, threatened your family. Where would you draw the line? The Patriot and Braveheart,both have great energy, sweep and thousands of extras but The Patriot tells a

58分钟前
  • 虹口一条龙
  • 力荐

就冲最后那几场戏,这部电影完全可以改名为《旗帜的力量》。

1小时前
  • 白发生
  • 还行

那是怎样的一段记忆,在大学的教室里,欢呼,鼓掌,惊叹。久久缠绕,让我在那之后的时间里,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看起,追寻的是梅尔吉普森勇破万军已经当年的那些感动和面孔。

1小时前
  • 大圣娶亲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